2017 大年初二,屏風山獨攀的一位山友罹難又喚起獨攀=山難,所幸沒有太多撻伐獨攀者,取而代之的是婉惜這一位35歲年輕人。

獨攀好像是台灣才有的特別名詞,發生國賠才浮上檯面,那其他的戶外活動如潛水,沙灘戲水,危險性相對低嗎? 

不可否認獨攀者遇到狀況沒有夥伴幫忙求救,一但出事很容易喪失黃金救援時間。也因為如此在山上遇到的獨攀者,對路線及水源都非常清楚,謹守安全才是唯一的一條路,很保守的風險管理。記得在雪山登山口義工對我說,他很放心獨攀的山友,因為總是準備周全才上山,也不冒險逞強登頂。

人多就相對安全嗎? 很多人參加商業團連綁腿有分左右都不清楚或是雪山跟大雪山搞混,只有一昧登頂的目的才是危險因子。另外參加商業團,途中走不動或有狀況,唯一的領隊該留下來照顧? 那其他付錢的山友權益該怎麼辦? 雙響導雙領隊當然也只是相對安全,最安全就是不要登山。只要登山就有風險,2016年有幾起救難不都是領隊報案求救然後將有狀況隊員留置原地待援,當然也能體諒領隊或嚮導的無奈,要對其他客戶服務同時也要照顧有狀況的山友。2016年4月初無明斷崖摔下兩位山友,當時也在北二段,行程比他們早一天,同行山友有高山輕微反應,東鞍營地休息一晚也好很多,我們當晚就決定撤退,因隔天是北二段最危險的行程攀登無明崩壁,必須要全力以赴。我們是雪季解除後第一個隊伍要通過這段斷崖,雪季裝備跟攀登確保都有準備,沒甚麼討論每位都認為應該要撤退,不可冒任何危險,山永遠在下次再來。才下山就聽說摔下兩位山友當場沒呼吸,不在現場不知道原因,毋須事後諸葛,這是一隊商業團,我們撤退時在鈴鳴山遇到該隊也稍微聊過一下下,提供水源及無明西峰的路況給該隊參考。當時天氣大好,殘雪幾乎都沒了,岩壁都很乾燥,攀登應該險度會降低許多,但還是出事。

2016年初嘉明湖一位獨攀失溫,好像是習慣穿短褲去登山,3月一起雪訓的山友知道這位年輕人,超跑選手體力跟意志力相當好,新聞說發現全身淋濕的遺體及涼鞋來爬山,畢竟無法人定勝天! 另外2013雪季獨攀在大劍山附近迷路失溫,這位山友一日谷關七雄,體力相當好,多日後尋獲在皮夾內的字條寫著"用盡全力還是等不到人,希望以後別再有下一位",當時搜救人員被與論攻擊的體無完膚。雪季上山風險更高,如果出事,搜救更加困難。走過大劍這一段的山友應該可以體諒救難人員要在雪季一天重裝上油婆蘭已經是非常艱困,當時整段路大雨到尤其了油婆蘭轉成雪地也無法馬上從事搜救工作,必須要休息一晚才有辦法搜救,獨攀如果沒辦法最少自保48小時,出事基本上是沒有退路。

每個人登山都有其目的或想法,應該互相尊重。獨攀不是罪人,更不是想不開。登山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更無謂走快走慢,累積幾座百岳。登山不就是一個簡單的戶外活動,爬山的過程樂趣才是登上山的原動力。很懷念30年前爬黑山的時光,山上幾乎沒甚麼人,山友在山屋都互相分享食物,水。現在爬山很難得沒遇到人還要擔心東西在山莊"不小心"被拿錯了........呵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keman 的頭像
    Bikeman

    Bikeman的部落格

    Bik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